软件架构有哪些,软件架构有哪些知识
软件架构(softwarearchitecture)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 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计算机软件实践的基础。
软件的系统架构和开发平台都有哪些?具体都有哪几种呢?
一、软件的系统架构
(一)、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是最常见的软件架构,也是事实上的标准架构。如果你不知道要用什么架构,那就用它。
这种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水平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不需要知道其他层的细节。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虽然没有明确约定,软件一定要分成多少层,但是四层的结构最常见。
表现层(presentation):用户界面,负责视觉和用户互动
业务层(business):实现业务逻辑
持久层(persistence):提供数据,SQL 语句就放在这一层
数据库(database) :保存数据
有的软件在逻辑层和持久层之间,加了一个服务层(service),提供不同业务逻辑需要的一些通用接口。
用户的请求将依次通过这四层的处理,不能跳过其中任何一层。
(二)事件驱动架构
事件(event)是状态发生变化时,软件发出的通知。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就是通过事件进行通信的软件架构。它分成四个部分。
事件队列(event queue):接收事件的入口
分发器(event mediator):将不同的事件分发到不同的业务逻辑单元
事件通道(event channel):分发器与处理器之间的联系渠道
事件处理器(event processor):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完成后会发出事件,触发下一步操作
对于简单的项目,事件队列、分发器和事件通道,可以合为一体,整个软件就分成事件代理和事件处理器两部分。
(三)微核架构
微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又称为"插件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指的是软件的内核相对较小,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通过插件实现。
内核(core)通常只包含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能。插件则是互相独立的,插件之间的通信,应该减少到最低,避免出现互相依赖的问题。
(四)、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缩写 SOA)的升级。
每一个服务就是一个独立的部署单元(separately deployed unit)。这些单元都是分布式的,互相解耦,通过远程通信协议(比如REST、SOAP)联系。
(五)、云架构
云结构(cloud architecture)主要解决扩展性和并发的问题,是最容易扩展的架构。
它的高扩展性,主要原因是没使用中央数据库,而是把数据都复制到内存中,变成可复制的内存数据单元。然后,业务处理能力封装成一个个处理单元(prcessing unit)。访问量增加,就新建处理单元;访问量减少,就关闭处理单元。由于没有中央数据库,所以扩展性的最大瓶颈消失了。由于每个处理单元的数据都在内存里,最好要进行数据持久化。
这个模式主要分成两部分:处理单元(processing unit)和虚拟中间件(virtualized middleware)。
处理单元:实现业务逻辑
虚拟中间件:负责通信、保持sessions、数据复制、分布式处理、处理单元的部署。
二、开发平台
ERP平台、金融电商平台、小程序平台、网站平台、bpm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等等;
厂家有天翎、顶点、天纵、清流、K2等
开发语言有区分:dephp、java。net等;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
平台的选型,无非是从客户业务需求的角度,以及对应的品牌形象和案例沉淀几个角度去选择;
建议可以开箱即用,多试用几次,就找到适合的产品,通俗的说,就是货比三家。
管理顾问,每天成长一点点,努力成就自己的优秀。
图解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
本篇经验将和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方法/步骤
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为多层体系架构模式。它可以用来构造可以分解为子任务组的程序,每个子任务都处于一个特定的抽象级别。每个层都为下一个提供更高层次服务。
一般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是如下所列的4层。
表示层(也称为UI层)
应用层(也称为服务层)
业务逻辑层(也称为领域层)
数据访问层(也称为持久化层)
使用场景:
一般的桌面应用程序
电子商务Web应用程序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服务器组件将为多个客户端组件提供服务。客户端从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为这些客户端提供相关服务。此外,服务器持续侦听客户机请求。
使用场景:
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银行等在线应用程序
主从设备模式
这种模式由两方组成;主设备和从设备。主设备组件在相同的从设备组件中分配工作,并计算最终结果,这些结果是由从设备返回的结果。
使用场景:
在数据库复制中,主数据库被认为是权威的来源,并且要与之同步
在计算机系统中与总线连接的外围设备(主和从驱动器)
管道-过滤器模式
此模式可用于构造生成和处理数据流的系统。每个处理步骤都封装在一个过滤器组件内。要处理的数据是通过管道传递的。这些管道可以用于缓冲或用于同步。
使用场景:
编译器。连续的过滤器执行词法分析、解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生物信息学的工作流
代理模式
此模式用于构造具有解耦组件的分布式系统。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远程服务调用彼此交互。代理组件负责组件之间的通信协调。
服务器将其功能(服务和特征)发布给代理。客户端从代理请求服务,然后代理将客户端重定向到其注册中心的适当服务。
使用场景:
消息代理软件,如Apache ActiveMQ,Apache Kafka,RabbitMQ和JBoss Messaging
点对点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单个组件被称为对等点。对等点可以作为客户端,从其他对等点请求服务,作为服务器,为其他对等点提供服务。对等点可以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或两者的角色,并且可以随时间动态地更改其角色。
使用场景:
像Gnutella和G2这样的文件共享网络
多媒体协议,如P2PTV和PDTP
像Spotify这样的专有多媒体应用程序
事件总线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处理事件,包括4个主要组件:事件源、事件监听器、通道和事件总线。消息源将消息发布到事件总线上的特定通道上。侦听器订阅特定的通道。侦听器会被通知消息,这些消息被发布到它们之前订阅的一个通道上。
使用场景:
安卓开发
通知服务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为MVC模式,把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划分为3个部分,
模型:包含核心功能和数据
视图:将信息显示给用户(可以定义多个视图)
控制器: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
这样做是为了将信息的内部表示与信息的呈现方式分离开来,并接受用户的请求。它分离了组件,并允许有效的代码重用。
使用场景:
在主要编程语言中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体系架构
像Django和Rails这样的Web框架
黑板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没有确定解决方案策略的问题是有用的。黑板模式由3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黑板——包含来自解决方案空间的对象的结构化全局内存
知识源——专门的模块和它们自己的表示
控制组件——选择、配置和执行模块
所有的组件都可以访问黑板。组件可以生成添加到黑板上的新数据对象。组件在黑板上查找特定类型的数据,并通过与现有知识源的模式匹配来查找这些数据。
使用场景:
语音识别
车辆识别和跟踪
蛋白质结构识别
声纳信号的解释
解释器模式
这个模式用于设计一个解释用专用语言编写的程序的组件。它主要指定如何评估程序的行数,即以特定的语言编写的句子或表达式。其基本思想是为每种语言的符号都有一个分类。
使用场景:
数据库查询语言,比如SQL
用于描述通信协议的语言
常用的软件架构有那些?
1。当一个线程进入moniter(也就是说站用一个object),另一个线程只有等待或返回,而我们把返回就称为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英文是Balking。
2。这两个线程可以是有序的执行,而不是让OS来调度,这时我们要用一个object来调度,这种模式称为Scheduler。(这个词及其含义其实OS中就有)。
3。如果这两个线程同时读一个资源,我们可以让他们执行,但如果同时写的话,你闭着眼睛都会知道可能出现问题,这时我们就要用另一种模式(Read/Write Lock)。
4。如果一个线程是为另一个线程服务的话,比如IE中负责数据传输的线程和界面显示的线程,当一个图片没有传完时,另一个线程就无法显示,至少是部分没有传完。那么这时我们要用一个模式称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英文是Producer-Consumer。
5。两个线程的消亡也可以不是完全又OS来控制的,这时我们需要给出一个条件,使得每个线程在符合条件是才消亡,也就是有序的消亡,我们称为Two-Phase Termination。
那么有这5个线程模型,基本上可以用到大多数编程任务中。我需要指出的三点是:
1。从高层次上我们可以再验证是否含盖了所有的情况。
2。其实模式不是完全固定的或者说象定律一样,而模式可以为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 的调整和组合,目的是为了简洁和高效。
3。学习模式是为了具备更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软件开发技术有哪些??
一般来说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
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
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
常见的软件开发语言:JAVA、C/C++/php/JSP/ASP/POWERBUILDER/DELPHI/.NET/C#/vb/等。
与应用最关键的需要用到数据库,常见数据库:MySQL/SQLSERVER/ORACLE等。
OA软件主要有哪些技术架构
云海OA软件多层应用体系架构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使用元数据描述系统模型,如系统数据、业务功能、权限、流程等多个层面模型的描述。通过支持各种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数据,如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等,数据资源层让平台能够访问多种DBMS,具备良好的数据库移植特性。此外,数据资源层通过Web服务、文件导入和数据集成等多种形式,让平台能够与其它应用系统进行无缝集成。
技术适配层:技术适配层用于封装和屏蔽平台底层的技术难点、不确定性和细节,一方面大幅降低底层技术细节带来的开发难度和风险,同时大幅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运行时层:该层用于提供系统平台最基础的服务支持,例如:请求安全保障、日志、请求响应路由、消息事件、数据库连接管理、数据库事务处理、任务队列、数据缓存管理等。
基础构件层:通过抽象并封装常用的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通用化业务,形成定义良好易于使用的构件库,在提高平台自身开发效率的同时,为研发业务构建工具提供支持。
基础功能层:该层提供管理平台均应具备的通用功能模块,如组织机构管理、授权管理、邮件、消息、网络文件、电子表单、报表工具等,从而为业务功能开发提供可重复使用的程序模块和接口。
业务应用层:该层为企业提供常用的业务应用模块,如网上办公、网上流程审批等;这些典型的业务应用模块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的基本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提供可供参考的业务应用模块样例,辅助用户进行业务应用模块的二次开发。
集成表现层:平台能够集成各种现有的系统应用,通过构建单点登录机制,集成表现层为用户提供多应用系统的统一身份鉴别和访问授权,在增强系统安全的同时也提高多系统集成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