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张之正的个人资料
- 2、洛阳理工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https://www.lit.edu.cn/jwc/
- 3、刘建设的河南省学术科技带头人
- 4、请问洛阳理工学院老师简介在那可以看到
- 5、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的教师团队
张之正的个人资料
张之正,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民盟盟员,新乡市人,博士,博士后,教授,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河南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洛阳市政协委员;2002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数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南京大学做博士后。读博与做博士后期间获联想博士研究生奖学金一等奖和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1项、主持或承担省部级与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共15项。主要研究组合计数与q级数理论。曾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壹等奖6项、贰等奖13项,洛阳市优秀青年科技奖一等奖。被确定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洛阳市劳动模范,洛阳市创新英雄,校应用数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理事,河南省数学会理事,洛阳市数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洛阳理工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https://www.lit.edu.cn/jwc/
洛阳理工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入口:
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十三朝古都、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洛阳。
2007年3月,原国家建材部直属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洛阳大学合并组建洛阳理工学院。64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深化“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先后为国家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近2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20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7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93.3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南省园林单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有各类实验中心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9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5万册,电子图书178万册,中外文报刊781种,全文数据库32个。校内建有李凖先生纪念馆、李进学艺术馆、教育博物馆等主题展馆。学校管理规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学校连续7年荣获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88万人,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学校坚持教学优先地位,产教融合发展。设有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5个专门教育和行业学院。现有55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河南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现有教职工17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2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博士学位教师264人,硕士学位教师843人,“双师型”教师8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创新人才及团队6 个、河南省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94人。有硕博研究生导师近50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外专家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任讲座教授、特聘教授5人、应用型专业带头人26人、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702人;选拔专业建设首席教授11人、校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
学校坚持创新与服务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快速发展。建有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南省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等20个省级科研平台,与郑州大学、洛阳市人民政府在校内共建郑州大学洛阳研究院。承担或参与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五年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编制工作。与洛阳市、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分院、河南省发展研究中心豫西分中心、郑州大学出版社洛阳分社等机构落户学校。近5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3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69项。
刘建设的河南省学术科技带头人
刘建设,男,1967年8月出生,汉族,1990年8月参加工作,现河南黄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刘建设同志工作以来,通过个人及其技术团队的长期努力,在地方和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劳模”、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级“杰出青年”和“青年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是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5年当选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超硬材料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中国质协建设机械行业分会理事。
成绩
刘建设同志一直一来工作在技术研发、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先后从事建筑施工机械、超硬材料(金刚石)单晶及聚合片合成装备及工艺等研究工作,他带领课题组共完成国家、省部级及公司内部科研项目39项,共申报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形成了19项企业核心技术工艺机密,为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的人造金刚石合成装备及工艺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他带领的创新团队在新型节能高效人造金刚石六面顶压机设备的设计制造方面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利用该设备研发成功的金刚石高效合成工艺及生产线已顺利实现产业化。仅此项目就在2005——2007年三年间累计为企业新增生产人造金刚石22亿克拉,新增产值11.99亿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新增就业3900人。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的人造金刚石单晶磨料的生产能力与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在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引领、推动我国金刚石合成技术行业技术进步,带动我国建材加工工具、工艺技术进步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刘建设同志作为第二完成人人承担的“SJ800型金刚石绳锯机”项目获得许昌市科技进奖一等奖,同年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7年,作为第三完成人承担的“QTZ80型塔式起重机”项目获许昌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请问洛阳理工学院老师简介在那可以看到
该老师简介
曹瑞明 中共党员 英语教授 1982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现任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主任,兼任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洛阳市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 、跨文化交际。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河南省世界语协会副会长、洛阳市世界语协会会长、河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会员、2007年担任洛阳市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2008年担任中央电视台迎奥运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南总决赛评委。 2001年以来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等7部,在《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主持完成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社科联等科研课题9项,主要有《英语创新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研究》、《英语教育观念更新与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文化研究》、《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比较研究》等,获得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其中著作《简明实用英语语法》、《世界语》、论文《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分别获洛阳市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课题《创新教育与英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获200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文化研究》获2008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英语与世界语的比较》、《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分别获2006年度、2007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英语语言变体与中国英语》获2008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余年来,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做学生的良师、严师、益友,先后担任英语专业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外贸函电、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英语语音、世界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多项荣誉:1988年、1992年、1996年三次被评为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1994年被确定为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1年被评为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大学育人标兵,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五次被评为洛阳大学、洛阳理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评为洛阳大学优秀班主任,洛阳市社会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洛阳大学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优秀导师,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的教师团队
舒云星,男,1962年生,教授,博士。河南省劳动模范,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洛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获东南大学学士学位、清华大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I收录十余篇。主编教材7本,参编教材3本,其中《硅酸盐工业控制实训》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编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等2本,并任该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完成国家七·五 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完成省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2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和参加省级教研项目3项,其中1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水泥厂预分解窑故障处理仿真系统》已经推广到十余所院校。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杨尚森,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篇获教育厅科技论文二等奖;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其中获洛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1项;主编教材10余部,其中《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Illustrator10实例教程》为教育部规划教材。主持完成校园网规划与建设,开发了办公系统、教务系统、统一信息平台等网络应用系统。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优秀奖,主持《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VB程序设计》三门院级精品课程。
高春玲,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列教材专家编审委员会委员,院“三育人”标兵,“三育人”先进个人,多次获院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8项,主编教材4本。
武 新,女,1962年生,教授,硕士。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获河南省教育系统2005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多次荣获校教学质量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20篇。主持和参加科研、教研项目14项,其中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河南省冶金建材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5本,其中《微机接口与汇编语言实训》等两本为全国规划教材。
李京秀,女,1964年生,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洛阳市优秀教师。获西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主编和参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20篇。参加完成省科技厅鉴定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研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模拟电子技术”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主持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为院级精品课程。
李 蒙,男,1973年生,讲师,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获河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参加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参编教材1本。发表论文20余篇,被EI、ISTP收录4篇,8篇为核心期刊。
石念峰,男,1976年生,副教授,博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计算机与通信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专家。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协同设计方向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8篇被EI、ISTP收录,发明专利2项。2008年至今,主持省级项目4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2项、横向项目6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10项、市厅级项目2项、横向项目2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王国强,男,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图像光照处理方法的研究、特征表示、特征提取和降维算法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4篇被EI、ISTP收录。
刘保罗,女,1976年生,博士,教研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混合系统的安全性验证方向的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3篇被EI收录。
李传锋,男,1976年生,讲师,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院优秀教师、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参加完成科研教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7篇,编写教材2部。
董锦凤,女,1962年生,副教授,西安机械学院硕士毕业。洛阳市优秀教师,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主持完成省市科研项目4项,其中“全套财务及合同管理系统(软件)”获河南省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二等奖,《毕业设计指导(电类)》获河南省教育系统科研成果二等奖(著作类)。
白桂梅,女,1964年生,副教授,硕士。院“三育人”先进个人,获院教学质量一、二等奖,发表论文11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5项,编写教材3部。
张红霞,女,1966年生,副教授,硕士。洛阳市业务能手,院优秀教师,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数据结构”课程获院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16篇,参加完成省市科研教研项目6项,编写教材2部。
苗专生,男,1957年生,高级工程师,硕士。第四届西工区政协委员,发表学术论文7篇,编写教材1部。
王 勤,女,1966年生,副教授。院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洛阳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优秀一、二等奖,参加完成的“高等学校多媒体咨询系统”获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编写教材7部。
宋志芳,女,1958年生,副教授。院优秀教师,发表论文6篇,参加完成“基于虚拟测试技术的新型动平衡机”项目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参加河南省火炬计划等其它项目4项。
李雅萍,女,1968年生,副教授,硕士。获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主持完成的“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系统”、“立式通用数控淬火机床控制系统”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编写教材2部。
邹红文,女,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